9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校友王超受邀在新生一部综合楼A707教室,为2025级全体新生开展入学教育专题报告。本次报告以“系好大学第一粒扣子”为核心,围绕大学成长认知与实践路径展开分享,为新生锚定四年奋斗方向。
报告中,王超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从认知与实践层面为新生搭建成长框架,助力新生迈好大学第一步。他强调,大学是能力积淀与方向塑造的关键阶段,新生需以“付出与收获正相关”的认知为基础,践行“两万小时定律”,深耕专业学习,在扎实积累中突破成长瓶颈;同时要认清学业竞争态势,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将个人发展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在实践路径上,他提出以感恩之心筑牢成长底色,既要感念国家培育、父母养育及学院教育之恩,更要立足思政专业特色,筑牢政治信念,拓宽思想认知边界,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把握量变与质变、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通过持续自省与积累实现认知升级与能力进阶,始终以“未雨绸缪”的意识规划学业,在大学征程中稳步前行。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专业学习方法、能力提升路径等问题踊跃发问,现场氛围热烈。王超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对同学们的疑问逐一耐心解答,给出针对性建议,让新生们收获颇丰。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规划成长路径作为入学教育的核心任务,着力为学子夯实大学起步基础。此次报告通过校友的实践经验分享为新生注入成长动力,帮助其明晰大学阶段的奋斗重点,为培养“政治坚定、基础扎实、能担使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凝聚力量,也进一步推动成长指导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在大学起步阶段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