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精彩泰院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卢元芬:躬耕思政讲台 点亮育人初心

2025年09月25日  浏览量: 20 次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发布: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者按


在泰山脚下的大学里,藏着无数闪光的“泰院人”。他们或许是深耕讲台的师者,用知识点亮学子征途;或是逐梦前行的学子,以奋斗书写青春答卷;亦或是默默奉献的工作者,用坚守筑牢校园根基。为捕捉平凡身影里的不凡力量,党委宣传部推出《精彩泰院人》栏目,把镜头聚焦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传递泰院精神,也让更多人看见校园的温暖与担当。




躬耕思政讲台  点亮育人初心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公布2024年山东“十佳百优”学校思政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评选结果,经过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社会公布等多环节严苛遴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卢元芬成功获评“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这份来自省级层面的认可,既是对她个人深耕思政教育一线多年专业能力的彰显,更是泰山学院长期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作为该校思政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卢元芬始终以“让思政课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为追求,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铸魂育人的动人篇章。



深耕思政沃土的“筑魂者”


卢元芬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研究工作13年,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本科核心思政课程,是学生眼中“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思政课“引路人”。



早年在高校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时,她便被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所震撼,“思政课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而是要让青年一代理解‘中国之路’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必然。”从教以来,她始终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标准要求自己,先后获评泰山学院“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此次获评“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更是对其职业生涯的阶段性肯定。

作为泰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的核心成员,卢元芬始终认为,高校思政教师既要“守好自己的一段渠”,更要“接好育人的接力棒”。她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设计,在“协同教研”“双向互聘”等活动中主动分享教学经验,推动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有机衔接,成为连接高校与基础教育思政课堂的“桥梁纽带”。


让思政课“活起来”“深下去”


在卢元芬看来,思政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她始终秉持“三贴近”原则——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拒绝“照本宣科”式教学,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社会热点、学生关切、地域资源深度融合,“让思政课从‘课堂上’延伸到‘生活中’,从‘理论层’落地到‘实践面’”。这一理念与泰山学院近年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的目标高度契合。

为打破思政课“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卢元芬探索出一系列接地气、有活力的教学方法。“问题链”驱动教学,以“中国为什么能实现脱贫攻坚”“青年如何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担当”等核心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分组探究、辩论发言,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考”;新媒体技术赋能,利用短视频、在线问卷、线上课堂等工具,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如让学生用视频记录“家乡的十年变化”,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增强代入感;“同课异构”磨课,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思政课“同课异构”活动,与校内外教师共同打磨课程细节,比如针对“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分别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设计教学方案,形成教学合力。



卢元芬坚持“以生为本”,课前通过问卷调研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课中关注学生互动反馈,课后依托“导师制”开展一对一交流。针对00后学生思维活跃、注重个性的特点,她特意收集学生关注的就业创业、个人成长等问题,邀请优秀校友、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以“过来人”的经历解读“思政道理”,让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与说服力。


以“研”促“教”

以“行”践“思”


聚焦思政教育创新,服务教学实践。卢元芬始终坚持“科研为教学赋能,教学为科研定向”,其科研工作紧密围绕思政课改革与一体化建设展开。近年来,她主持的“泰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核四维’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优化路径研究”等课题3项,其中《泰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核四维’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参加了山东省政研会 2024 年度研究成果展示,为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



延伸思政触角,践行育人使命。作为泰安市思政教育领域的骨干专家,卢元芬积极将专业能力转化为社会服务效能,深度参与地方思政教育建设。参与泰安市教育局培训项目,每年承担全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项培训任务,围绕“课程设计技巧”“红色资源开发”等主题授课,累计培训教师超800人次;走进社区、企业、机关单位,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宣讲20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桃李芬芳处 初心见真章


“卢老师的课不是‘听过就忘’的,而是能真正影响我们选择的。”这是学生对她的普遍评价。在她的引导下,许多学生将思政课堂上的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近年来,卢元芬所教的200名学生选择到基层实习实践,有20名学生到新疆喀什实习支教,有6名学生参与“三支一扶”,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献祖国”的誓言。近三年,指导学生参与“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大学生暑期实践”“互联网+”等赛事,3名学生获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个团队获评山东省大学生暑期实践优秀团队。



谈及对青年学生的期望,卢元芬表示:“你们生在新时代、长在新时代,既是中国发展的见证者,更应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希望大家能从思政课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无论是考研深造、就业创业,还是基层服务,都要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初心如磐 薪火相传


谈及未来规划,卢元芬表示,将以此次获评“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为新起点,聚焦深化思政课一体化研究,重点探索“高校与中小学思政课师资协同培养机制”,为泰安地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更具体的实践路径。

面对刚步入思政教育领域的年轻教师,卢元芬分享了三点经验:

永葆政治底色。“思政教师首先要自己信,才能让学生信。要持续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把政治坚定融入教学全过程。”

深耕教学细节。“不要怕‘磨课’,一节好的思政课,往往要经历十次、二十次的修改。要多听学生的声音,从他们的需求里找教学的突破口。”



拥抱实践课堂。“不要困在‘象牙塔’里,多走进红色基地、多接触社会现实、多了解学生生活,实践里藏着思政课的‘活教材’。”


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成为省级优秀思政课教师,卢元芬用13年的坚守,诠释了“思政育人”的深刻内涵。她的教学实践,是泰山学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缩影;她的育人初心,是无数思政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真实写照。正如泰山学院在卢元芬获评后提出的“建强队伍、创优课程、提质育人”目标,在这样一批优秀思政教师的引领下,该校必将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