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烟花璀璨,点亮新年的苍穹;
钟声悠扬,奏响新岁的序章。
值此新元肇始、华章初启之际,我们谨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向全院师生员工、广大校友、离退休老同志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真心的祝福!
过去的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大欢大庆之年,亦是在新一届校党委坚强领下学校成功冲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大好大喜之年,更是学院在“万马奔腾”的新时代以“一马当先”的新姿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美大丰之年。
这一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实现融合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以建设山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为契机,持续推进“四融四化”行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双向提升。我们坚守“政治立院”第一办院原则,对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等制度,第一时间学习党中央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党建工作扎根于思政课建设这一马院核心业务之中。一年来,马院举行集体学习、集体备课76次,积极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研究工作,不断打造思政课育人品牌。在原来3门省级一流课程和2门思政“金课”的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获批山东省学校思政课“金课”。《中国教育报》以“深化创新改革,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特色与经验。
这一年,我们在新老交替时实现传承发展。教师是学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源泉、不竭动力。办学44年来,马院200多名教师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才形成了今天底蕴深厚、氛围浓厚、实力雄厚的大好发展局面。一年来,我们的教师队伍有了新的变化,有在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四十年、三十年光荣退休的房培平、赵振军、何健雯、王琦4位老教师,有历尽艰苦终成正果的2名在职博士,也有刚入职的4名“小萌新”,还有年底刚刚加入的新提任的1名校内干部。当前,马院大家庭已达77人。一年来,我们也走访慰问了耄耋之年仍关心学院发展的张系朗、李炬等老领导、老教师,我们赴泰山钢铁集团、中国农垦集团上海公司等单位走访了部分优秀校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名教师获山东省第三届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特等奖,1人获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人被评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的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保存,1人参与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制定工作,1人入选泰安市儿童医院伦理委员委员,2人入选泰安市立法咨询智库入库专家,3人参与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的地方立法,1人入选泰安市法学会理事,1人创作的红色故事获评泰安市“优秀红色故事”,3人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这一年,我们在接续奋斗中实现创新发展。2024年初,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1543”发展思路,为早日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现代化学习型重点马院的奋斗目标。一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宣讲、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创新发展、捷报频传。2024年,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我院学子获得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获奖人数和获奖层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列全省第一。2024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全校第一,考研录取率全校第二。科研经费完成率超过100%、位居全校第二。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获批省级以上社科规划(协同育人)项目15项,高水平科研立项数量质量创历史新高。8名教师入选泰安市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专家库成员并开展宣讲38次,与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协同成立“泰安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与泰安市纪委合作进行廉洁教育书籍的出版工作,与山东省民政厅合作承担民政部委托课题,北方工业大学、聊城大学、山东服装学院、泰安职业技术学院、泰安日报社等多家单位来院交流指导。
2024年,再回首,我们思绪万千目光坚定。过去一年,集体记忆凝结着全体马院人和各界朋友的众智与合力,学院的每一个高光时刻、每一份成绩和荣誉都凝聚着你们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诚挚地向大家道一声:“感谢!”
2025年,再出发,我们千回百转勇毅前行。新的一年,崭新愿景激励着我们拾级而上、再创辉煌。我们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加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快马加鞭促发展,一马当先当标杆,奋力谱写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篇章。
愿我们坚守情怀,保持热爱,勇往无前,奔赴山海!
党委书记 王 欣
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 聪
2025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