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校党委、校行政的部署要求,自觉对照“六要”“八个统一”标准要求,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关键,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为抓手,从讲政治高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取得突出成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管理日趋完善
五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建引领办实事能力、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党政机构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以师范认证为契机,完善了包括听课、集体备课等各项规章制度,成立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设立综合档案室、成立文献数据中心,完善学院基层教学组织结构体系,增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和“四史”教研组等,基层教学组织由5个扩展到10个,思政课教师由43位增长到70位。
五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山东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先后3门思政课获批省级思政“金课”、3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获批一个山东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根据总书记“3·18讲话”精神,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以中心为平台,进行一系列的大中小学之间的集体备课、同构异构等活动,取得一系列成果。目前结合“第二个相结合”和泰山学院“泰山学”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正积极探索,把泰山文化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实践不断加强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和教育部的要求,开足开全思政课。从2021级本科生新增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四门“四史”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先后选拔12名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本科生开设“新思想”课程,7位课教师为2100余名本科生开设“四史”课程。经过多年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获批为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和山东省高等学校在校开放课程。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实效显著。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这个平台实现思政课教师与学工队伍在全员育人方面同向同行;充分利用思政“云”讲堂这个平台,实现“五支队伍”进课堂,实现思政教育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大众日报》发文专门报道我院“大思政课”建设的成果。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先后立项“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和“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省级教改项目4项;立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省级项目1项,合计5项省部级教改类项目,省级教改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还获批校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项目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等奖项。
五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先后组织七次大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论》课教研室组织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暨马院建院40周年“概论”课项目化实践教学展演;《纲要》课教研室组织的第三届“体验•感悟•追寻”历史情景剧大赛暨“纲要”课实践教学成果展演;《道法》教研室组织的“宪法日”志愿宣传活动、设计作品展演和演讲比赛等形成的实践教学项目。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业支撑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开展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以认证促进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反哺思政课教学。借助于“同城大课堂”、“同课异构”和“挂职锻炼”和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高校与地方资源共享、互通信息、思想碰撞,专业教师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学教育教学实际,学院依托“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通过“双协同双提升”联盟、“党史党建协调创新联盟”、“同城大课堂”、“同课异构”和“双师基地”等平台,定期沟通交流、学术讲座以及参加教学研讨会议的形式,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实现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和师范生的共同成长,助推了多名中学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强化第二课堂实践,实现专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革命遗迹考察)与教育实践(中学支教、技能大赛、第二课堂等)相结合,不断创新实践模式和路径,构建实践大平台。望岳中学少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第一家在中学成立的以传播和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德育实体机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有效落实,2023年,“少年马院”被评为我校唯一一个省级示范教学实践基地。
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进行新教师地引进培养工作。五年先后新进博士15名,从其他单位转入思政课教师30余人,教师总体数量已达标,并进一步完善了年龄、专业和学缘结构。一名教师受聘为泰安市人民检察院特邀检察官助理。五年来,3名思政课教师被评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泰山学院“最美教师”荣誉称号。1名教师入选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被评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被评为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2名教师参加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1名教师教学设计入选教育部“同城大课堂”教学展示。4名教师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培训专家库专家。先后选派20多名教师进行挂职锻炼,两名教师到农村一线进行扶贫帮扶。挂职教师为挂职学校做多场学术或教研报告并积极进行课题研究,为学院争了光。五年来,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30余次,开展“二十大报告融入思政课”教研备课会;举办思政课教师理论培训班,提升青年教职工理论素养;开展“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
五年来,思政课教师在各种比赛中都获得佳绩。在山东省第二届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中,3人获得二等奖。首届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中,1人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特等奖,3人分别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等奖,2人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等奖,总获奖人数及类别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首届全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奖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指导的六个作品全部获奖。其中,非专业组作品《初心不负---共产党能赢的终极秘诀》获一等奖。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由教授、博士、教学竞赛获奖教师等教学骨干组成的“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理论宣讲团,分类设计宣讲题目,开展点单式宣讲模式,结合“思政云讲堂”品牌,积极开展校内外宣讲。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先后为校内师生、街道社区、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等送去党史优质课、“四史”宣讲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51场次,累计培训近5000余人。两名宣讲团成员的宣讲党课被评为“全省高校优质党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振云老师入选山东省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报告团团员。
五、科研和社会工作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进行学科建设持续改进,对教师的学科归属进行了调整,实现了围绕“基本原理”“中国化”和“思政”三大学科方向持续改进的良性发展,成立了七个学术团队和研究中心,实现“团队—中心—项目“三位一体的基本格局,其中泰山学院乡村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院自从成立以后,开展多次活动,成员获批课题和发表论文多篇,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申报项目数量100余项,到账经费600余万。获教育部思政专项2项,山东社科规划项目9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10余项、泰安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20余项、泰安市社会科学课题30余项。泰山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专项3项。泰安市教科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专项10项,市厅级项目共12项。获得泰安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3项,泰山学院优秀自编教材1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五年来,先后承办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学会年会、山东社科论坛——徂徕山革命起义与山东革命根据地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7场;五年来,先后邀请北京大学陈占安教授、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杨立雄教授、兰州大学刘先春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30余人次来校作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应邀作学术报告并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应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外联,利用社会资源助力思政课建设,特别是利用理事会及校友资源助力思政课建设,积极发挥理事会和校友资源的作用,先后得到各种形式的捐助:2021年张彦来校友捐赠南校区办公用品,王西涛校友捐资助力项目化实践教学,王维刚校友进行了优秀校友“泰山讲堂”励志讲座捐资,王超校友捐资教学用具,赵庆永校友捐助抗疫物质等。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进行对外交流,不断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党建合作,佳木斯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临沂大学、枣庄学院、菏泽学院、安徽师大附属肥东实验中学等省内外院校都来我院学习考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或师范认证工作。
六、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影响力持续呈现
202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总书记“3·18”讲话精神,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3年,与泰安市教育局和教科院联合成立泰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遴选40余所联盟学校,校内外30余名指导专家,建立了由高校教师、中学教师、本科生构成的“实践共同体”,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建立“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同课异构”等活动,逐步搭建起了高校教师、中学教师与师范生的同课异构合作育人平台。高校教师、中学教师与师范生共同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和课程创新,高校教师与师范生走入中学课堂,中学名师走入大学课堂,在双向交流与碰撞中,课堂质量和师范生素质不断提升。以教师挂职锻炼为杠杆,组建中小学思政课核心教研团队,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项课题研究。指导中心探索开展了“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同课异构”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活动,这些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23年5月份山师大承办的“第三届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峰论坛暨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山东)建设工作大会”,12月份潍坊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研讨会”上,我校都应邀介绍泰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相关经验。
五年弹指一挥间,展望未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总书记的“3·18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顶天立地、稳中求进”的基本思维方法,贯彻“1543”发展思路,擦亮师范底色(师路筑基、师路启航、师路筑魂),参与文旅特色(红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工科亮色(课程思政),以赛促学,以评促教,学会思考、学会说话、学会写作,为早日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现代化学习型重点马院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