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团学动态

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2023年寒假青年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2022年12月31日  浏览量: 85 次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发布: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为认真落实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实际,现将我院2022-2023学年寒假青年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1.指导思想: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聚焦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发挥县级团委的“生源地”优势,组织大学生返回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切身感受党的领导下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取得宏伟成就,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2.开展范围及对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2022级全体同学

3.总体安排:

1)确保安全。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各团支部要充分研究形势,根据地方疫情防控调整工作部署,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务求实效。按照“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坚持严实作风,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力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要深入实际,力戒走马观花;要帮忙不添乱、不给基层增加负担。

3)就近原则。以学生个人实践为主,畅通个人申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渠道。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

 

 

4.主要内容:

紧紧围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的阐释,通过学生家乡为纽带,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作为社会实践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引导大学生通过返乡实践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紧跟党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 

1. 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疫情防控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
2. 企业实践。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
3. 公益服务。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四点半课堂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4. 社区服务。动员学生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青春行动,在每个社区青春行动的实施社区安排不少于10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5. 乡村振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6. 兼职锻炼。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
7. 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8. 网络“云实践”。动员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常态化开展“云组队”、“云调研”、“云实践”等活动,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5.其他要求:

1)省级团委层面。各省级团委青年发展部、学校部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县级团委和学校团委的督促指导,提早谋划部署,牵头落实发布方案、统筹指导、总结报送、典型宣传等具体工作职责,切实组织好重点开展县区寒假岗位发布工作,以重点开展县区辐射带动更多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立足各方需求,整合多方资源,争取设立专项经费,为学生适当提供公共交通补贴、餐补、保险和其他工作保障,合力推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2). 地市级、县级团委层面。落实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责任,协调联系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按需挖掘优质实践活动岗位,“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发布岗位信息,进行项目管理。做好宣传发动、确定人选、对接培训、跟踪总结等工作,丰富活动形式,突出工作内涵,吸引学生主动向当地团组织报到对接。

3)高校团委层面。注重落实宣传动员、培训指导、学分认定、总结传播等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返家乡”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1月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