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力度,不断适应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解决因教师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不同所导致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差异问题,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节省时间,资源共享,根据《泰山学院教研室管理条例》(泰院政发〔2012〕121号)、《泰山学院先进教研室评选办法》(泰院政发〔2012〕122号)、《泰山学院教学竞赛活动实施办法修订版》(泰院政发〔2015〕24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以下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及责任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思想政治理论课5门课程都适用集体备课制度(后附各门课程的具体做法),课程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是集体备课的第一责任人,对集体备课质量负直接责任,思政课教学部主任统筹各门课程的集体备课活动。
第三条 备课要求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备课组长。
定时间: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上每个月开展两次。一般与周二下午的政治学习时间一致或交叉举行,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思政课教学部主任或课程负责人自行确定时间进行。
定内容:根据统编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思想状况和国家社会政策实际制定集体备课内容。重点围绕教学计划、教材内容处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调研分析以及课堂设计、课件制作、实践内容和期末考核等问题展开。
每次集体备课安排一个章节(专题)或一个教研话题进行研讨,具体内容由课程负责人根据备课组长对内容的熟悉和擅长程度于学期初提前商定,备课组长不得擅自更改事前确定好的内容。
定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实行轮流担任,原则上每位专职教师每学年必须担任一次备课组长。由思政课教学部主任和课程负责人协商确定每次备课的备课组长。
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及思政课教学部主任于学期初集合5门思政课程的集体备课计划表,交分管教学副院长审核备案。
第四条 备课目标
“六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各章节的共性内容、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实践项目、统一考核要求。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实践环节,重点研究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第五条 备课步骤
(一)备课组长先行。每次集体备课前,备课组长要提前明确任务,精心制定活动计划,精心谋划教学内容,精心制作教学课件,交由课程负责人审查。课程负责人提前将上述资料转达给课程组成员熟悉内容,以便集体备课时讨论。
(二)备课组长主发言。备课组长为每次备课活动的主发言人,主要从教学构思、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理念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具体讲述,时间约30分钟。
(三)各成员依次发言。发言形式及流程与主发言人相同,针对上述内容进行具体、简洁的发言,时间约3-5分钟。
(四)集体讨论。由备课组长主持,课程组成员相互发言,首先总结上次集体备课后在课堂上发现的亮点、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改进之处。接着陈述本次教学内容展示中的亮点及创新之处,并就存在的不足、改进措施、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等进行讨论。
(五)课程负责人总结发言。课程负责人总结当次集体备课的收获及不足,总结经验,为下次改进做准备。然后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当次备课组长分析梳理各成员提出的整改意见,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备课组长在整个备课过程中要做好记录,事后要根据大家整改意见对教学课件、教案等作详细修改。
(六)备课组长整理形成集体教案及课件,将修改后的各类电子文档发送到课程群共享,供课程组成员二次备课时作重要参考。
第六条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主要是体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课程组成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在规范的教学设计上,依据自身教学风格、具体教学对象、对教材的独特处理等对集体教案课件进行微调形成自己的教案课件。
第七条 教学反思
课程组成员在教学结束后要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对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反思,一是捕捉和感悟,二是吸取和改进,并于下次集体议课时交流。
第八条 过程监控
(一)课程负责人于学期初制定好集体备课活动计划,于每次集体备课时做好活动记录,于学期末写好集体备课总结,同时将教研活动记录本上交主管副院长审核,由办公室存档。
(二)课程负责人对备课组长的课件等备课材料质量进行检查考核。
(三)思政课教学部主任要对各课程组的集体备课情况加强巡查并做好记载。
第九条 本办法2021年4月13日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并于同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件1: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计划表
学期 | 年 季学期 | 课程教研室 | | |
次数 | 备课章节、专题内容或教研主题 | 备课周次 | 备课组长 |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课程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学副院长审核: 填表日期:
附表2: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同行评议表
轮值备课 组长姓名 | | 课程名称 | | ||
备课时间 | | 备课章节或专题 | | ||
评价项目 | 观 测 点 | 权重 | 评分 | ||
备课态度 | 1. 准备充分,资料翔实,备课前提前收集各成员所备课件统一存入展示机;准时到达备课地点; | 10分 | | ||
2. 讲授认真,时间充足(不少于40分钟,每缩短5分钟总分扣5分); | 15分 | | |||
3. 主持同行讨论认真(时间不少于20分钟),记录翔实。 | 10分 | | |||
备课质量 | 1. 备学情:内容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 15分 | | ||
2. 备教材:紧扣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清晰,重难点明确,逻辑清晰;教学内容丰富,材料来源科学可靠,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可借鉴性; | 15分 | | |||
3. 备教法: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创新性强;课件美观大方。 | 15分 | | |||
备课效果 | 1. 教学有现场感染力和引领性,抬头率高,启发性强; | 10分 | | ||
2. 完成既定备课目标,思想教育效果突出。 | 10分 | | |||
综合评分 (请在75-95间打分) | | ||||
意见或建议 | | ||||
| | | | | |
备注:此表作为每学期结束时教师教学质量同行评价的重要参考,请评分老师认真负责,对备课老师进行客观公正评价,此表在每次集体备课结束后,由课程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收齐交教学秘书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