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公众号


11月2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届联合会主办的山东社科论坛——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与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研讨会在泰山学院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明杰作了主旨发言。
孙博士在发言中指出:抗战初期,中共山东省委、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从1937年10月至1938年6月转战泰安9个月。1938年1月1日,省委直接领导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积累了直接经验;省委刘杜会议决定黎玉赴延安汇报工作,引起中共中央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关注,并决定南征北战首次战略展开;南上庄会议,绘就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宏伟蓝图,到1938年夏,初步创建鲁中、蓬黄掖、诸日莒、鲁南、湖西、清河区、泰西边联区,形成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雏形;邓庄会议,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南下东进,实行第二次战略展开。两次重大战略展开,沉重打击了敌伪势力,壮大了武装力量,加强了党的领导,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中共山东省委转战泰安的9个月,是为建立巩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发言立足扎实的史料积累,阐述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成为对山东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建立,以及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革命历史地标。
孙明杰博士领衔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在本次社科论坛的筹备、举行过程中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我院党史党建学术团队的表现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也证明了马克思学院实行以学术团队组织学术会议尝试的正确性。
(通讯员:任兴清 司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