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4月19日校教务处、质量监控中心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检查教务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思政课教师代表陪同参加此次指导检查教务工作。
首先,在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校教务处、质量监控中心领导查阅了学院教学工作档案,并对此提出宝贵意见。随后就思政课项目进行研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就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研究等工作进行汇报,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落实校领导、二级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专职教师等上讲台的要求,开展多层次、多样化教学,大力开展“八支队伍上讲台”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精英上讲台讲思政课并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师到著名高校进行短期访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学管理方面,学院不断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制定《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研课制度》,实行单周教研双周学研的基本做法,思政课教师以学科组为单位集体进行备课、研课、说课和讲课;强化思政教学督导,强化三级听课制度落实,通过建立教学委员会的方式对大纲、教案进行检查指导,争取实现每学年各级督导思政课教师听课全覆盖。同时,学院思政课改革工作也在持续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在望岳中学和泰山学院附属中学都成立了党史党建协同创新联盟,通过联盟的方式与泰安市教科院合作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进一步推行项目化教学为主的各种教学改革,通过教改项目带动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探索育人新法;通过召开“泰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精英同城大课堂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和师范专业认证教学研讨会”的方式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学院要求所有专、兼职《形势与政策》教师要以教研室为单位,针对问题集体学习国家相关文件,对近三年的教育部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点进行集体学习,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制度,进行集体备课研课活动,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汇报结束后,校教务处老师针对汇报内容提出建议,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正。此外,贺炜老师对相关课程的线上学习工作进行汇报,并阐述学院课程的未来发展形势及工作打算。此外,老师们还对期末成绩录入方法等细节进行交流探讨。最后,校教务处、质量检测中心老师听取了思政课现场教学,并提出指导意见。
此次教务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帮助我院制定更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明确目标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同心戮力,笃定前行。学院将严格履行学校的教务工作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院建设,为全方位培养人才贡献力量。
(通讯员:张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