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2时30分,马克思主义学院于二号综合楼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B1009召开课题论证会报告。报告特邀教师教育学院蒋福超博士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论证工作坊成员参加。
此次课题论证分为报告、议评两环节。蒋福超博士作题为“知识、道德与私人生活:当代乡村教师生活现状与村庄角色”课题,该项目是我校时隔七年后的再次立项,也是此类课题中我校获得的最高级别——国家一般课题,即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属于国家级课题。朱磊博士作题为“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中国化的历程、经验与启示”课题,苏宝芳教授、赵景阳博士、孟宪波副教授对此进行评议;亓凤香教授作题为“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中国传统乡村治理及时代价值研究”课题,赵庆海教授、汪旭博士、刘宁博士对此做详细评议;于超副教授作题为“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论述的时代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课题,郭慰慰教授、韩丽华博士、亓凤香教授对其进行评议;孟宪波副教授作题为“新时代高校党委领导意识形态创新研究”课题,蒋素勤教授、刘艳丽教授、李聪博士对其进行评议。现场讨论十分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工作坊”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常设学术品牌,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优势,以课题申报为契机,夯实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涵养学术,探索新知。
(通讯员:边琳琳 安心雅)